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,《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(2024年)》正式发布。报告以详实数据勾勒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蓬勃图景:数据资源规模持续领跑全球,应用效能加速释放,人工智能技术布局全面铺开,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步入深水区。这一系列进展不仅印证了“数字中国”战略的前瞻性,也为全球数字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。
数据资源: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挖
报告显示,我国数据资源总量保持高速增长,政务、工业、金融、医疗等重点领域数据采集和开放共享机制日趋完善。随着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推进,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初步形成,数据存储与处理效率显著提升。与此同时,数据开发利用模式从粗放式“量增”转向精细化“质变”,企业通过数据融合分析优化生产流程、创新商业模式,公共数据开放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,释放出服务民生、赋能治理的巨大潜力。
人工智能:技术布局与产业协同并进
在人工智能领域,2024年成为关键突破年。报告指出,全国超90%的省份已将人工智能纳入重点产业规划,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5%,大模型技术在多行业实现场景化落地。例如,制造业中AI驱动的智能工厂覆盖率突破40%,医疗领域辅助诊断系统接入超3000家医疗机构。技术突破与产业需求的双向奔赴,正推动中国从“AI应用大国”向“AI创新强国”跃迁。
要素市场化:制度创新激活数据动能
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的提速,成为报告另一亮点。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数据交易所交易规模同比增长超200%,数据确权、定价、交易等基础性制度逐步完善。各地探索“数据财政”模式,通过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创造经济价值;企业数据资产入表试点扩大,数据从“资源”向“资产”转化的路径愈发清晰。这一系列改革标志着我国数据要素市场正从政策引导转向市场驱动,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。
国际坐标:中国方案的全球回响
在夯实国内基础的同时,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规则制定。依托“数字丝绸之路”建设,我国与30余国签署数据跨境流动协议,跨境电商、远程医疗等场景的国际数据合作成效显著。在人工智能伦理、数据安全等领域,中国提出的“发展优先、包容治理”理念获广泛认同,为破解全球数字鸿沟提供实践样本。
《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(2024年)》与《数字中国发展报告》共同表明,中国正以系统性改革打通数据要素流通堵点,以技术创新重塑产业竞争力,以开放姿态参与全球数字秩序重构。这一进程中,数据不仅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,更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性资源。未来,如何在数据安全与创新、效率与公平之间实现动态平衡,将是中国持续领跑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关键命题。